教育部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于印發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
教育部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于印發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
教體藝〔201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各軍兵種、武警部隊參謀部,各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教育部直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爲適應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軍目標根本要求,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實施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增強學生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制訂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現將《大綱》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貫徹《大綱》的內容,按照《大綱》要求,切實保障學生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課時、內容和要求的落實。《大綱》于2019年8月起在全國施行,原《大綱》(2006年修訂)廢止。
教育部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
2019年1月11日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简称《大纲》)。
一、課程定位
軍事課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軍事課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爲遵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軍目標根本要求,著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提升學生國防意識和軍事素養爲重點,爲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建設國防後備力量服務。
二、課程目標
普通高等學校通過軍事課教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軍事基礎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
三、課程要求
軍事課納入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考核成績記入學籍檔案。
軍事課由《軍事理論》《軍事技能》兩部分組成。《軍事理論》教學時數36學時,記2學分;《軍事技能》訓練時間2—3周,實際訓練時間不得少于14天112學時,記2學分。課程內容含“必講(必訓)”內容(以“*”標識)和“選講(選訓)”內容(其他未標識者),各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確保完成“必講(必訓)”內容的基礎上,靈活選擇“選講(選訓)”內容,但必須完成總學時。
普通高等學校要嚴格按綱施教、施訓和考核,嚴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調減、占用教學、訓練內容和時數。
四、課程內容
(一)《軍事理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教學時數
教學內容 | 教學目標 | 建議 學時 | 備注 | ||
中國國防 | * 國防概述 | 國防的內涵、國防類型、國防曆史與啓示、現代國防觀 | 理解國防內涵和國防曆史,樹立正確的國防觀;了解我國國防體制、國防戰略、國防政策以及國防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熟悉國防法規、武裝力量、國防動員的主要內容,增強學生國防意識 | 10 | |
* 國防法規 | 國防法規体系、公民的国防权利與义务 | ||||
* 國防建設 | 國防體制、國防戰略、國防政策、國防成就、軍民融合 | ||||
* 武裝力量 | 中国武裝力量性质、宗旨、使命及武裝力量构成,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 ||||
* 國防動員 | 國防動員内涵、國防動員主要内容及意义 | ||||
國家安全 | 國家安全概述 | 國家安全的内涵、原则、总体安全观 | 正确把握和认识國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國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 8 | |
* 國家安全形势 | 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地缘安全、新形势下的國家安全、新兴领域的國家安全 | ||||
* 國際戰略形勢
| 國際戰略形勢现状與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 | ||||
軍事思想 | 軍事思想概述 | 軍事思想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地位作用 | 了解軍事思想的内涵和形成與发展历程,了解外国代表性軍事思想,熟悉我国軍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 6 | |
外国軍事思想 | 外国軍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代表性著作 | ||||
* 中国古代軍事思想 | 中国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代表性著作 | ||||
* 当代中国軍事思想 | 毛泽东軍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 | ||||
現代戰爭 | 戰爭概述 | 戰爭的內涵、特點、發展的曆程 | 了解戰爭內涵、特點、發展曆程,理解新軍事革命的內涵和發展演變,掌握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的形成、主要形態、特征、代表性戰例和發展趨勢,使學生樹立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信心 | 6 | |
* 新軍事革命 | 新軍事革命的内涵、发展演变、主要内容 | ||||
機械化戰爭 |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和代表性战例 | ||||
* 信息化戰爭 |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战争形态发展趋势 | ||||
信息化裝備 | 信息化裝備概述 | 信息化裝備的内涵、分类、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 了解信息化裝備的内涵、分类、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裝備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 6 | |
* 信息化作戰平台 | 各國主戰飛機、坦克、軍艦等信息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 ||||
綜合電子信息系統 | 指揮控制系統、預警系統、導航系統等裝備電子信息系統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 ||||
信息化殺傷武器 | 新概念、精確制導、核生化武器裝備等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戰例應用 |
注:帶*的爲必講課目,其余爲選講課目。
(二)《军事技能》訓練內容、教學目標與教學時数
訓練內容 | 教學目標 | 建議 學時 | 備注 | ||
共同條令教育 與訓練 | * 共同條令教育 | 《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教育 | 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條令的主要內容,掌握隊列動作的基本要領,養成良好的軍事素養,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培養學生令行禁止、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過硬作風 | 40—56 | |
* 分隊的隊列動作 | 集合、離散,整齊、報數,出列、入列,行進、停止,方向變換 | ||||
現地教學 | 走進軍營,學唱軍營歌曲,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
射擊 與戰術訓練 | * 轻武器射擊 | 轻武器性能、构造與保养,简易射擊学理,武器操作、实弹射擊 | 了解轻武器的战斗性能,掌握射擊动作要领,进行体会射擊;学会单兵戰術基础动作,了解战斗班组攻防的基本动作和戰術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战斗素养 | 20—28 | 在訓練條件不滿足時,可采取模擬訓練 |
* 戰術 | 单兵戰術基础动作、分队戰術 | ||||
防衛技能 與 戰時防護訓練 | * 格鬥基礎 | 格鬥常識、格鬥基本功,捕俘拳等 | 了解格鬥、防護的基本知識,熟悉衛生、救護基本要領,掌握戰場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學生安全防護能力 | 32—48 | |
* 戰場醫療救護 | 救護基本知識、個人衛生,意外傷的救護、心肺複蘇,戰場自救互救 | ||||
* 核生化防護 | 防護基本知識和技能,防護裝備使用 | ||||
战备基础與 應用訓練 | * 戰備規定 | 戰備規定主要内容、要求 | 了解戰備規定、緊急集合、徒步行军、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識圖用圖、電磁頻譜監測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综合军事素质 | 20—36 | |
* 緊急集合 | 緊急集合要领、緊急集合训练 | ||||
* 行軍拉練 | 行軍拉練基本要领、方法,徒步行军实践,宿营 | ||||
野外生存 | 識別和采集野生食物,尋找水源和鑒別水質,野炊 | ||||
識圖用圖 | 地形圖基本知識、地圖使用訓練 | ||||
電磁頻譜監測 | 電磁頻譜監測基本知识、方法训练 |
注:帶*的为必训课目,其余为选训课目;训练日按每天8學時计算。
五、教師發展
军事课教师是完成军事课教學目標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按照教學時数和授课学生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军事课教师。军队应完善派遣军官制度,按计划派出承训力量,军地双方共同完成军事课教学任务。
軍事課教師必須在政治上從嚴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質、軍事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和學術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開創軍事課教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軍事部門和普通高等學校應當有計劃地安排軍事課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及學曆、學位層次,適應現代高等教育和軍事課教學科研需要。
六、教材建設
建立和完善軍事課教材建設、規劃、編審管理制度。加強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設,規範軍事課教材編寫和審查。實行教材准入制度。高校應選用優質教材進行教學,確保教材的政策性、權威性和規範性。
七、教學方法
堅持課堂教學和教師面授在軍事課教學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視信息技術和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管理。
軍事理論教學進入正常授課課堂,嚴禁以集中講座等形式替代課堂教學。軍事技能訓練應堅持按綱施訓、依法治訓原則,積極推廣仿真訓練和模擬訓練,嚴禁違規開展商業化運營和市場化運作。
八、課程考核
軍事課考核包括軍事理論考試和軍事技能訓練考核,成績合格者計入學分。學校要建立健全軍事課考核規章制度,對考核組織實施程序、方法、標准、要求等進行規範。軍事理論考試由學校組織實施,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分,根據卷面成績、平時作業、考勤情況和課堂表現綜合評定。軍事技能訓練考核由學校和承訓教官共同組織實施,成績分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根據學生參訓時間、現實表現、掌握程度綜合評定。軍事課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進行補考,補考合格後取得相應學分。
九、教學保障
學校要加強軍事課教學的組織保障、經費保障、訓練場地保障。軍用裝備器材由各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保障;軍民通用裝備器材由學校保障,納入政府年度預算和學校經費保障範疇。
十、督導評價
軍事課納入國家教育督導體系,定期組織軍事課建設教育督導。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軍事部門成立軍事課教學督導機構,制定本地區的評價方案,定期組織軍事課程督導評價,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通過定期舉辦學生軍事訓練營等教學展示活動檢驗軍事課教學效果。各學校要建立軍事課程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並將軍事課程評價納入學校課程評價總體框架、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學校綜合辦學水平評估。完善高校軍事課評價體系,把軍事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體系,作爲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十一、附則
本《大綱》是普通高等學校開展軍事課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軍事課教學教材建設和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
本《大綱》于2019年8月起在全国施行。原《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6年修訂)廢止。